这个行业,还有未来吗
“爱乌及屋”
这是我的第32篇原创文章
我是一个书店爱好者。每次去商场,必定会去逛逛里面的书店。曾经按图索骥,循着“上海30家最美书店”的榜单,一家家过去打卡。2018年在家待业的那段时间,我还想过去书店打工,为此专门偷偷观察过店员们是怎么工作的。
01
网红,如流星划过?
曾经在上海书店界红极一时的“言几又”去年年初关门歇业。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,我很震惊,更为它感到惋惜:这家书店承载了我的许多回忆。
2017年初,我在媒体上读到关于这个新品牌的报道,它的名字是由设计的“设”字拆开三个部分组成的,所以店里最大的特色就是大量精选的设计类图书。光是这个品牌概念,就已经胜过了市场上的大部分书店,当时我想,这家书店肯定会成功的。
那时候,我工作的地方在虹桥站附近,旁边的虹桥天地商场里正好要新开一家言几又的旗舰店,占据整个楼面的四分之一,有2000多平米。从它试营业开始,我就成了这里的常客。里面真大啊,一眼望过去书架看不到尽头。中间是咖啡区,右手边还有一个小剧场。看着店员把新书摆上去,一个个书架渐渐有了生机。
门口矮柜子上摆的都是大开本的设计类画册,不少是进口的,看起来就价格不菲。这些昂贵的新书,卖得出去吗?不过,就算卖不出去,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也是一种态度的体现吧,毕竟这家店的品牌定位就是设计。
趁着新店开业的活动,我办了会员卡,卡片有好几种款式可以挑选,于细节之处讲究设计感,挺用心的。因为公司就在旁边,我经常在空闲时间过来看书。站在书架前,总会让我的心情平静下来,正如毛姆说的“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”,言几又书店就是我那段迷茫时光里的最佳避难所。
后来我换工作,巧的是附近的商场里也有一家言几又。“真是太幸运了”,我心里暗想。这家比虹桥的小很多,但充分利用空间做成了LOFT形式,小而精致。工作日店里客人不多,但周末人气很足,咖啡区里几乎坐满。有会员卡买书可以打85折,但比起网上买还是贵不少。我观察了一下,买书的客人不多,主要的消费还是饮料。学习气氛很浓,大家把这里当成了卖咖啡的图书馆。
待业在家那年,果子还没上幼儿园,白天有空的时候,我经常带他来商场溜达,几乎每次都会来言几又。书店二楼是童书区,有很多绘本可以随便看,还有滑梯形状的环形坐椅、小尺寸的桌椅,整体环境对儿童很友好。我让他自己去挑选绘本,然后一起坐着讲故事,就这样消磨了许多时光。
02
书店,靠情怀“吃饭”?
开书店真难,这是大家公认的。所以独立书店越来越少——光靠情怀可是吃不饱肚子的。在中国如此,在日本也是这样。日本是全世界人均实体书店数量最多的国家,但最近几年书店纷纷关门,关店的速度也是世界第一。特别是东京,实体店的租金压力比北京上海还大,东京的书店生存状态怎么样?有没有什么我们可以借鉴的东西呢?带着这些疑问,我翻开了这本《东京本屋》。
作者走访了12家书店的主理人,每家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特色。比如,每周只卖一本书的策展型书店、开在无印良品里的书店、开在地铁站口的“小酒馆+书店”、主打小众非主流文化的寄卖书店。
它们各自面临不同的生存状况:“性命”岌岌可危的、面临转型的,也有生意蒸蒸日上的,但整体而言,开实体书店很难赚大钱,这是一门清苦的活计。即便如此,对于喜欢书的人来说,书店的存在有它不可替代的价值。
“书店若只是卖书,就不能持续经营”,作家兼书店老板的松浦弥太郎如是说。他的书在中国也很畅销,比如《100个基本》。他的个人经历很丰富,高中辍学,去美国流浪,做过泥瓦匠,做过杂志编辑。也是因为这些阅历,他经营书店的理念更多元化和市场化,少了一些理想主义,更多的是如何千方百计促成消费的务实主义。加上自己名人光环的加持,他家的收银台前几乎总是有客人的。
在日本,法律规定,全新的书籍、音像制品的零售价格必须按照标价卖,不可以打折。因此即使在网上买书也是原价,只不过能享受送货上门的便利而已。零售商能赚的是从代理商拿货的价格和零售价之间固定的差价,毛利率大约是22%。
我想,中国实体书店店主肯定很羡慕日本的这条规定吧,如果中国的新书也一律不能打折,来实体书店买书的人应该会增加很多吧。
但其实,除了网店,实体书店的竞争对手还有电子书、二手书等,即便有这种规定,日本的新书书店也生存得很艰难。日本的新书很贵,又不打折,二手书价格则不受限制,因此二手书交易很活跃,独立书店大部分售卖二手书。
03
未来,如何破局?
书店和其他业态的不同之处在于,在这里交易的不仅是物品,而更多的是一种看不见的价值。在我看来,这种价值就是我们和世界的关联性。
通过阅读一本书,我们得以了解陌生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,书本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陌生世界的门。
书的价值是不能用某种效率来计算的,同样的,一家书店在社区里的价值也是不能直接用经济效果来计算的。每次我看到书店关门,它所在的这个商场、这条街,尽管灯火依旧灿烂,但是在我的心里却一下子暗淡了。
我在想,书店存在的意义是什么?
如果你愿意读书,说明你对这个世界还保有一颗好奇心。正如纳瓦尔说的,看书最大的收获不是给你某种答案,而是在你心里产生一个疑问。产生疑问的过程才能让你的心里充满喜悦。从这个角度看,书是一种工具,一把钥匙,开启你的思考,是让你不停思考一辈子的好伙伴。
因此我觉得,书店存在的意义可能就是给我们的好奇心一个释放的空间,所以这个空间一定要有温馨的环境让人感到放松,要经常更新商品让人有新鲜感,要有亲切的服务让人觉得温暖。
由于物理空间的限制,实体书店的服务半径大概就是周围五公里之内生活的人。如果想要经营持久,书店必定要和它扎根的社区产生关联,努力把快乐传递给大家,努力成为社区里的一份子。
我觉得,书店一定不能“高冷”,而要尽量创造它与人之间的信赖关系,通过书把某个事情和个人之间连接起来。在一个地方开书店之前,必须先了解这一带社区的人口情况,在这片居住的人都有哪些需求,然后去思考书店如何能尽力去满足这些需求。比如办一些节日手工活动,吸引大家来店里交流,顺便消费,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书店在大家心里的亲近感。
一家书店的个性其实都清清楚楚地写在了它的书架上,选书和摆书也是一门学问和艺术。东京的选书师(Book Director)幅允孝说,“书是别人写的,但一旦把几本书放在一起,这个总和就显出了你的个性。”
按照类型体裁分类的传统方法可能已经不适应现代人的消费习惯了,所以很多书店开始以主题的方式归类摆放。比如,茑屋书店就喜欢围绕某个概念,把小说、传记、非虚构文学等不同体裁的书摆在一起,来表达书店对这个主题的关切。
现在很多书店的书架上摆的是千篇一律的畅销书,让人看了很腻味。和人一样,每家书店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和魅力。言几又开店的初心是设计类书籍,只可惜没能坚持下来。
最近几年,新开的书店几乎都变成了网红打卡地,转型成了时髦、时尚的地方,越来越讲究装修布置,书仿佛变成了无关紧要的背景墙和摆拍工具而已。
看了言几又的前车之鉴,我认为,如果书店变成消费时尚感的地方,是无法长久生存的。潮流来的快,去得更快,除非做快闪式,否则在一波打卡过去以后,书店内核的空心化显现出来,门庭冷落便是迟早的事情。
每次看到哪里新开书店的消息,我的心就蠢蠢欲动,想过去实地“考察”一下业态:有什么新模式吗?有什么新亮点吗?爱书之人,大多也爱书店,这是另一种“爱乌及屋”。
书店的更新迭代明显比之前更快了,每年都有新的品牌诞生,也有曾经红火的品牌关张。总体而言,人们越来越愿意看到,自己家所在的社区里开出书店。不仅是卖书,书店还可以成为社区的精神灯塔,成为人与人之间连接的纽带。
我希望,未来,人们评价一个社区品质高低的时候不仅是看这里的房价、这里的会所,还会说,这里有一家很有品味的书店,所以是一个有人情味、适宜居住的地方。
今天就聊到这里,我们下期见~
更多文章音频,欢迎关注喜马拉雅“果子家成长笔记”~
往期推荐
点个在看你最好看